邁向全民防疫新時代

19:172020/03/02 言論 金傳春顧問


2月下旬,全球疫情蔓延快速已讓波及國首長與世衛組織疲於奔命!台灣因群聚病例增,又出現首宗院內感染群聚,加上大學3月初開學,醫護、防疫人員持續緊繃抗疫已身心俱疲,以及至今尚無疫情期的宗教團體活動規範法,眾所關注的是我國的防疫策略能否較多變疫情更具前瞻性?

於此急需下,行政院聽取各方意見,蘇貞昌院長2月27日終於宣布疫情指揮中心由二級提升至一級開設,讓指揮官可全面強化跨部會協調與資源整合,自此各部會副首長將參與官方會議,提升防疫決策的時效性。換言之,過去由每一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後再改進,是「點」的防疫策略,將轉升為「全面性」的決策規畫與行動。

回溯武漢最初發生疫情,海峽兩岸在資訊未明與官方互信不足時,喪失最重要第一時間掌握能滅星火的先機,直到中國大陸一連串史無前例封城與鍾南山院士坦誠宣佈醫院醫護人員群聚病例後,才警醒應更早將心比地分享2003年台灣院內感染的成敗經驗,以減少對岸醫護的傷亡。

事實上,病毒的院內感染,自天花到流感、2003年台灣SARS、2014年非洲伊波拉、2015年南韓MERS及2019年新冠病毒的流行,均波及到感染失控、環媒傳播(fomite transmission)及醫護人員傷亡。台灣在2003年爆發一連串院內感染與社會恐慌之際,幸疾管局新任局長馬上成立專家走訪團,分批親赴各醫院,進行雙向誠懇溝通,明瞭實況與困難,交流不同醫院的成效經驗,提醒醫護人員可能疏漏處,因此在重要關鍵時刻的快速省思與專業協助,至為重要。

然而,今年2月6日當1位34歲武漢醫生陣亡後,才發現他的N-95口罩戴在外,但外科口罩卻在N-95之內,致密合度不足失誤,深感痛惜一條年輕生命的喪失,換言之,快速互學的新知與寶貴經驗可經由網路即時挽回性命。值得一提的是院內感染若有疏漏,易導致「社區感染」,而社區感染又因新冠病毒在無症狀仍有傳播力,也易造成「院內傳播」,兩者相互影響,若多次循環,會加速惡化疫情。

至於SARS期間在新加坡與香港出現的「超級傳播者」,在台灣經由流行病學家輪番電視解說新病的傳染期與傳播途徑,於流行危機時,發揮大眾衛生教育功能而終未出現,降低社會恐慌。在在顯示自下而上的專業互助力量實比自上而下的政治主導,於危急之秋,更能廣收防治成效。

更重要的是面對此次更高難度的疫情挑戰,公共衛生教育已由教室走入社會大眾,提供流行趨勢研判與科學實證的防疫作為,呼籲以「人文精神」照護感染者,強調大眾健康福祉遠重於商業利益與政治考量,也在在顯示民間自發性的感人力量,恰可彌補官方的裹足不前。

綜言之,台灣此次民間互助力與官民通力合作,是2003年SARS疫情省思後的勵精圖治,彰顯自由民主社會強化人民感知後的防疫行動力,格外值得珍惜,當全民動員起來,超前於官方的「一級部署」,防疫總體成效必更為宏遠。

誠然,為了敦促「全球衛生」,應由台、中、港、澳與新加坡5地感染醫學會、病毒學會、免疫學會、流行病學會與公共衛生等學會聯合盡早召開專家視訊會議,研討最佳防控之道,跨越政治鴻溝,才是全體華人健康之福。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

#台灣 #防疫 #院內感染 #疫情 #200

中時電子報全文: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302004008-262105?chdtv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