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陳美霞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七期│2014年12月│203-208頁

《為什麼》
詞/曲:胡德夫
演唱者:胡德夫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離開碧綠的田園 飄盪在無際的海洋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離開碧綠的田園 走在最高的鷹架
繁榮! 啊 繁榮!
為什麼遺忘燦爛的煙火
點點落成的角落裡的我們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湧進昏暗的礦坑 呼吸著汗水和污氣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湧進昏暗的礦坑 呼吸著汗水和污氣
轟然!的巨響!堵住了所有的路
洶湧的瓦斯 充滿了整個阿美族的胸膛
為什麼啊!為什麼? 走不回自己踏出的路
找不到留在家鄉的門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離開碧綠的田園 飄盪在都市的邊緣
為什麼?! 這麼多的人
湧進昏暗的礦坑 呼吸著汗水和污氣
轟然! 的巨響! 堵住了所有的路
洶湧的瓦斯 充滿了整個阿美族的胸膛
為什麼啊!為什麼? 走不回自己踏出的路
找不到留在家鄉的門

1950年代末,台灣經濟政策從進口替代、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 家資本,轉向出口導向、鼓勵私人資本;到1960年代後,台灣越來越 商品化、市場化、資本主義化的發展也就快速入侵原住民社會:政府
開始鬆綁民間及政府在原住民保留地投資、開發的限制,原住民保留
地逐漸流失,他們的生計經濟逐漸被瓦解,在原鄉生活的困難,迫使
許多原住民遷移到都市地區找工作、謀生活。原住民的教育程度多比
一般民眾低、他們的職業位階也因此比較低,他們多從事屬於勞力密
集、低技術性、高危險性、流動性大及替代性高的工作,海洋(遠洋漁
業)、鷹架(建築業)與礦坑(礦業)成為到都市找工作的原住民最具象
徵性的勞動場所。

1984年,台北土城的海山煤礦發生嚴重災變,礦業主重視利潤而 輕忽職場安全及健康,74位礦工因而死亡,其中大多數是阿美族原住 民。海山煤礦的災變,可說是凸顯原住民悲慘命運的一個典型。

上面這首歌,就是卑南族原住民歌手胡德夫目睹海山煤礦災變的
悲慘景像,為原住民族人絕望的發出的呼喊:為什麼?!胡德夫作為
一位十分敏銳的藝術工作者的這個提問,是個大哉問。因為,原住民
族的悲慘遭遇,反映台灣社會深重的問題,而這個大哉問的解答牽涉
殖民史、世界資本主義歷史、台灣歷史、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史、台 灣的學術界、台灣的社會運動⋯⋯等等。胡德夫1984年發出這個大哉 問至今,已經整整三十年,台灣社會還沒有給胡德夫一個深刻而系統
的解答。

因為這個大哉問牽涉如此之廣,我們認為,要深刻而系統的解答
這個大哉問,台灣社會需要做大量的功課。以本論壇的主題「原住民族 的健康問題」為例,2012年,男性原住民的平均餘命比男性非原住民 少10歲左右,而女性原住民則少7歲多。原住民族主要疾病的標準化 死亡率一律比非原住民高,而且有些疾病甚至高很多—例如,慢性下 呼吸道疾病與事故傷害是非原住民的3倍,而慢性肝病肝硬化則是4倍。原住民的嬰兒死亡率是非原住民的2倍左右。然而,為什麼原住 民族的健康是極度弱勢的?原住民族的健康問題是怎麼形成的?

台灣漢人主流社會一般對原住民的理解多是刻板印象。他們僅止
於認為,原住民在社會、經濟地位及健康狀態均處於明顯弱勢;另
外,原住民多有酗酒的問題。但是,他們卻不理解,原住民的弱勢困
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歷史建構下的產物。因為無法以歷史深度理
解原住民族的弱勢困境,缺乏對原住民族歷史傷痕的反省,就容易以
污名、歧視的態度對待原住民。因此,目前我們是不可能期待台灣主
流社會能解答原住民健康弱勢的問題、進而解答胡德夫的大哉問的。

本來最該對台灣原住民族健康極弱勢的問題作出解答的,是台灣
的公共衛生界,但是深受市場個人主義影響的公衛界,對健康問題的
詮釋多傾向歸因於個人責任。自然的,他們對原住民健康極度弱勢的
主流詮釋,也流於歸咎個人生活形態或個人不健康行為—例如原住民
喝酒、抽菸、嚼檳榔、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等,這種責怪受
害者、甚至污名化原住民的論述,也不可能為原住民健康弱勢的問
題、及胡德夫的大哉問提供深刻而系統的解答。

社會運動—包括原住民族運動—能帶動群眾對社會不公義問題的 討論、分析及抗爭,進而扭轉、改變社會不公義的問題。自從1980年 代台灣原住民族運動興起之後,正名、還我土地、部落主義的實踐等
等運動成果豐碩。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原住民族極度健康弱勢的社
會不公義問題卻未曾得到運動的全面關注、分析或論述,也沒有過任
何與原住民健康問題相關的抗爭。那麼,來自社會運動或原住民運動 對原住民族健康問題形成的分析、對胡德夫1984年的大哉問的解答, 還有待未來。

三十年來,台灣主流社會、公衛界、甚至原住民族運動或社會運
動界,均尚未從根本的方向解答胡德夫的大哉問。因此,我們認為,
台灣急迫需要建構新的、批判的分析和論述。

本論壇的三位作者(陳美霞、陳慈立、高瑋蘋)都是長年投入《台
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簡稱《衛促會》 )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
的草根改革運動的行動者,在多年推動原住民族健康問題的教育及改
革的實踐過程中,她們接觸到許多參與《衛促會》活動、關心原住民健
康問題的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專業人員及非專業人員、學者及非學
者,她們赫然發現:多數人不理解,原住民族極其弱勢的健康問題是
歷史長久的累積;更多人不知如何分析原住民族被邊緣化、長年落入
健康弱勢問題的根源。在這樣的情境下,她們體會到,建構原住民族
健康問題的批判分析及論述,正是她們公衛改革實踐十分重要的工
作!本論壇的三篇論文,呈現出她們為了解答胡德夫三十年前的大哉
問而做的一些初步功課。

深入分析台灣及世界原住民族的悲慘歷史及命運,我們發現:原
住民族被邊緣化、落入健康極度弱勢的問題,有個共同的根源,那就
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生產關係與原住民族的矛盾。因此,我們認
為,要解答胡德夫的大哉問,必須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生產關係與
原住民族的矛盾開始分析。本論壇三篇論文就是試圖從這個視野來分
析原住民族健康弱勢的問題的。第一篇〈世界及台灣原住民族的健康問
題:歷史及政治經濟學的視野〉 ,將台灣原住民族的命運與世界原住民
族的命運連結,分析他們共同的悲慘歷史、被邊緣化的命運、以及他
們健康極度弱勢的問題,第二篇〈台灣原住民族飲酒相關健康問題的政
治經濟分析〉,以及第三篇〈台灣原住民族結核病問題的歷史分析〉 ,則
是立基台灣這片土地,深度而細緻的分析原住民族飲酒相關的健康問
題,以及他們的結核病問題。

前面提過,原住民族的悲慘命運、他們的健康極度弱勢,反映台
灣社會十分深重的問題,而其牽涉範圍也異常廣泛—如五百年世界資
本主義的歷史、三百多年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及台灣社會的政治經
濟學。因此,本論壇只是為這個建構新批判論述的巨大工程跨出小小
的一步,藉此拋磚引玉。我們誠摯邀請更多關注原住民族命運、福
祉、及健康問題的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專業人員及非專業人員、學者
及非學者共同來努力,深刻的、系統的、來解答三十年來未解的胡德
夫的大哉問。

* 致謝:集體創作是《衛促會》實踐工作的重要原則,本論壇的三位作者—陳美霞、陳 慈立及高瑋蘋—在推動原住民族健康問題的新批判論述過程、在研究及論文書寫的 過程,也當然是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我們特別要感謝下面幾位《衛促會》的夥伴,在 與我們集體創作過程中,提供重要的論述架構、理念、資料收集及整理、及文字等 方面的建議與協助:林孝信、程樹德、王占璽、鄭萍萍、陳奕曄、卓淑惠及高瑋 毅。另外,陳美霞也感謝陳秋坤及丘延亮兩位老朋友提供相關的文獻。 ** 服務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通訊地址:7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E-mail:mschen@mail.ncku.edu.t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