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新聞稿 20200129

明天就開工了,面對疫情可能的社區傳播與因應措施,我們準備好了嗎?

猶記2003年SARS來襲,風聲鶴唳、人人聞SARS色變,專業的傳染病防治無法阻斷政治與恐慌的瘟疫蔓延;社會大眾因為對疾病認識不足而污名醫療人員及其子女;訊息斷缺、疫情不明確下,醫療機構無法也不敢收治病患,造成更多群聚發生;醫院感控部門非獲利部門,長期置於邊緣,感控防護設備與人員不足,當傳染病爆發時,無法及時因應,造成各院內接連陸續11位醫護人員殉職;基層診所缺乏資訊互通與整合,防疫能量無法串接;社區抗議醫療廢棄物在附近的焚化爐處理…。恐慌造成的流言四起,也揭露出公衛長期不被重視被廢功,一旦傳染病來臨,醫療體系沒有公衛體系的協防,根本無法處理傳染病疫情。

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正是檢視SARS後台灣公衛體系、防疫網努力改善成果的重要時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種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我們準備好了嗎?

基層衛生所人員的訓練與人力資源不足的挑戰

我們知道的是,超過一兆元的全國醫療保健支出,但公衛預防部門長年經費不到5%,公衛預防部門要面臨的健康議題包羅萬象,除各種慢性病外,傳染病、癌症、精神病、食安等,只要跟民眾健康有關,就屬於公衛預防部門業務範疇。然長年經費占比甚低狀況下,反應在基層景況,就是人少事多,且無法專注在民眾衛生教育及預防工作。每每遇到重大公衛事件爆發,如新流感、食安、登革熱,基層衛生單位也必須在極短時間,進行各種宣導、噴藥、調查、追蹤、稽查等工作,疲於奔命地做事後補救、治療工作。試問,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新興與再浮現傳染病,假如不幸地發生社區流行,基層衛生人員勢必是進入社區進行防疫的第一線,他們是否已有系統地訓練?提供給予前線防疫物資的後勤網絡是否都已架構完成、準備好了嗎?

考驗醫療體系分工合作與分級醫療落實

我們知道的是,SARS之後開始推動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嘗試建立人人家戶都有家庭醫師制度。這本是美意,建立個別化照護管理、以平行垂直轉診機制,更有效益分配醫療資源,提升醫療品質。但面對未來隨時可能突襲的新型與再浮現傳染病,抑或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層診所是否有足夠能量落實相關指引,進行疑似病例的發現、診斷、轉診與協助疫情調查、監測、追蹤等?在社區內的基層診所,如何去處理民眾可能的恐慌與電話詢問,家醫諮詢電話能否發揮其作用?台灣基層醫療體系準備好了嗎?

此外,近年努力實施分級醫療,讓醫療院所分工合作、雙向轉診、做好連續性照顧,醫院做好急重症照顧、診所做好社區照護、輕症治療與適時轉介。現今,政府公布了十家新型冠狀病毒指定檢驗醫院、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如何讓民眾願意放心至診所就診,不造成醫院擁塞、做好分流、減少群聚感染。台灣醫院醫療體系與分級醫療準備好了嗎?

流言頻傳,教育與社區系統的因應

更讓人擔憂的是,與17年前SARS不同的是,2003年網路未若現在發達,2019年的現在是網路世代,所有消息在網路上一覽無遺,但許多人卻面臨無法掌控、辨別龐大網路資訊的困境。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假消息、治療偏方、各樣未經證實讓社會對立的流言頻傳,誤導的資訊不時透過LINE、FB被轉傳,甚至成為政府單位被問政的內容,政府部門也為此成立許多流言澄清的平台。流言似乎比病毒更多變異、變種,常常防不勝防,得到處救火、澄清流言。我們的學校與社區教育與雙向風險溝通準備好了嗎?

防疫貴在平時與社區民眾的關係建立與衛教溝通

因應人類經濟開發將更大幅度,跨域交通更頻繁,病毒細菌各種病原,勢必以更快速狡獪的新興與再浮現傳染病方式呈現。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是個警鐘,提醒台灣社區防疫不能只做一時,而是要長期備戰。防疫重在全民一心的攜手抗疫,要能全民一心,貴在平時與社區民眾的關係建立與衛教溝通。平時社區關係沒有建立,衛教工作沒有落實,即使有再優秀的基層衛生所人員、家庭醫師與診所、完備的轉診制度,一旦遇到傳染病,這些立意良好的健康政策,往往事倍功半、執行不易。反之,透過紮實的衛生教育宣傳,建立信任的社區夥伴關係,當傳染病來襲,社區防疫即可立即動員,一起打好一場防疫戰爭。面對SARS後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隨時可能突襲的年代,我們更應要有新思維新進取,不只是做末端處理,不只是做醫療體系整合,更需要將公衛體系納入,讓社區防疫成為長期備戰的一環。

圖一、公共衛生與醫療占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比例(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資料繪製)

SARS時,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衛促會)及其種籽師資,著眼於公衛體系問題,開始紛紛投入大量社區衛生教育,至全國社區大學開課,並一起與基層社區推動常態、長久的公衛健康教育課程,並培力協助社區民眾發展社區防疫志工、公衛小戲等,喚起全民對公衛預防的重視。

可惜,SARS過後,隨著疫情熱度消退,政府及社會對公衛預防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消退,但衛促會及其種籽師資們仍持續堅持走著這條實質的社區公衛紮根的道路。

衛促會基於過去長期於社區進行公衛教育與社區民眾工作經驗,針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公衛與社區防疫建議如下:

一、針對基層衛生體系的準備

1.應立即進行與確定各基層衛生與醫療人員皆接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教育訓練,也應補足基層衛生單位執行防疫戰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2.實際檢視各基層衛生單位之相關防治指引、通報流程與資訊的即時回收與發佈機制之問題,例如,提早發掘地方衛生單位的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可能遇到的問題,以補強防疫網絡;

3.立即盤點公衛體系的衛生單位、醫療單位進行臨床診斷、處置、篩檢、分流的量能與建立明確可執行的機制,特別是照顧可能引發重症的高齡多重慢性病者的機構的相關指引的落實,避免群聚感染;

4.為因應可能的大流行,強化各地方的疫情指揮單位,以統籌、演練各種可能狀況,如就醫分流的落實,並固定監測與隨時調整落實的問題;

5.強化家醫諮詢電話接聽人員訓練與量能,協助就醫分流與穩定民心;

6.善用社區藥局、藥妝店、居護所、復健所、心理、長照等基層醫藥衛單位量能,適時進行教育宣導、穩定民心,共同防堵社區疫情擴散。

二、針對學校與社區體系的準備

1.應立即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的學校與社區雙向風險溝通與建立正確資訊流通機制,如善用學校朝會與早自習時段、EMAIL、LINE與FB等媒體系統、社區宮廟、長照與據點的資訊發布系統,進行統一宣導;

2.規劃與落實學校與社區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之處置流程,讓教育單位發揮防疫的教育戰,並提早發掘學校與社區單位的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可能遇到的問題,使各學校與成人等教育系統、行政與鄰里長系統能確實發揮穩定民心、社區防疫網的功能;

3.建議推廣疾管署的疾管家APP,除持續維護與進行正確資訊發布,也可讓學校與社區成員主動提報各種消息,成為主動監測的一員,也能協助疾管單位蒐集民情,進行謠言澄清,民眾也能將正確資訊散播出去。

三、因應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的中長期準備

1.世界衛生組織早早提出的呼籲:基層公衛保健,過去重要,現在更重要!政府需要長期投入公衛醫療體系的轉型正義,平時就給衛生所足夠的人力、資源及訓練,業務應以預防為主,讓衛生所有心力投入社區耕耘工作,以因應未來更多新興與再浮現傳染病的戰役;

2.要破除公衛體系每逢重大公衛事件造成的各種亂象,我們認為唯有進行長期、常態的全民疫病風險溝通、科普知識推廣,才能讓流言無處可生、無處可傳。讓台灣民眾有知的權利,形成民間草根力量來翻轉重醫療、輕預防的制度。

 

聯絡人:衛促會秘書長 陳奕曄 0937-39923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