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刊載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135214

2020-12-31 01:10

英國的新冠病毒(SARS-CoV-2)變種病毒B.1.1.7已自英返台男少年旅客測得。雖然疫情指揮官未禁航,但華航與長榮決定明年元月取消自英來台所有航班。政府馬上規定自明年元月一日起非本國籍人士不得入境,所有轉機均暫停。

早在天花根絕後,西非叢林出現猴痘病毒(monkey pox),讓世衛組織傳染病專家十分緊張,馬上強化偵測,主要察看:(1)是否由甲傳到乙再傳至丙會越縮短感染到發病的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而越傳越快?(2)是否會引起後發病患的病癥越趨嚴重。因此大規模佈網而採「主動」偵測,以免成功根絕的天花卻受猴痘病毒反撲。

當英國對外宣稱出現的變種病毒傳播力增強時,有海底隧道與微生物學家的法國馬上關閉所有與英航道,接著重視自由開放的歐盟國紛紛禁英航班,至12月29日有此B.1.1.7病毒的仍是毗鄰英國的歐洲國居大宗,且與英國來往密切的香港、新加坡(12月23日)也受波及。隨著聖誕節旅遊,病毒已搭順風車而散布各地。

我國未在第一時間點禁航,可能是決策者對國內過去防疫成果深具信心;也可能是國內尚未出現此變種病毒,不想引起民眾恐慌;當然多數決策者對「病毒變異」尚一知半解而觀望。毫無疑問地,新變種病毒的傳播效率增,對2021年的跨年活動、年節慶祝及華人舊曆年均是一大考驗。

事實上,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所方啟泰教授的新近研究,發現台灣的邊境管制啟動早,加上民眾戴口罩涵蓋率高達七十五%以上的兩防疫策略相輔相成下,確實讓尚未變異的新冠病毒在台境內的傳播率(即基本傳染數或基本再生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小於1,足以遏止其在本土流行;然而對B.1.1.7的防堵面與效率更應擴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此變種病毒的來龍去脈,B.1.1.7最早於9月20日來自英國的東南英格蘭大區、倫敦市西北的新市鎮米爾頓凱恩斯區(Milton Keynes),鄰近牛津與劍橋之間,面積89平方公里 (台北市的1/3),人口為68萬4千人 (台北市的1/4),人口密度2073人/km2(台北市的1/5),那為何會產生如此快速傳播之新病毒?另由早期新冠病毒分子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病毒胺基酸變異度不大,也未曾一下子出現17個胺基酸變異,其中最重要為N501Y變異加強與ACE2 受體結合力,增感染力,因此為何會在英國人口量不大而人口密度不高的小城出現此高效傳播病毒,值得後續深究。

未來此B.1.1.7變異病毒的走向必在交通樞紐的大城,若在人口密度高地區流行,會利於病毒傳播;若人口數大,更會讓此病毒傳播綿延不絕。因此歐美口罩覆蓋率低的地區,會讓病毒如搭雲霄飛車而神速遍布。

我國的防疫策略仍多為「被動」偵測,必須轉化為「主動」偵測;且要及早採歐洲現用的奈米通道全基因定序(Oxford Nanopore),尤其在免疫力低者、人口流量大及外國訪客多的地區應分層採檢,才可避免高效傳播病毒悄悄擴大版圖。

綜言之,2021年疫情會比2020年更複雜。體弱多病者不宜參與跨年活動,最近3個月仍不宜有大型人潮活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