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北 / 美國海軍研究學院榮譽特聘教授,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講座教授
原文刊載於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論壇名家觀點專欄 https://ppt.cc/ftFR6x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沒有發病和初步檢驗過關的人,也可能已經感染,在自己完全沒感覺下又傳染別人。有關如何避免接觸傳染、空氣傳染是常被提及的問題。也有許多人擔心在餐廳用餐、坐飛機會不會容易被感染。以下從科學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議。

傳染有兩個途徑:接觸傳染和空氣傳染。正確瞭解這兩個傳染途徑很重要。

接觸傳染包括直接接觸帶病毒者,例如握手,擁抱,或飛沫,和透過媒介例如衣服,把手,桌椅,牆壁。每個人大概都知道在外不能用手去開門或開關水龍頭,按電梯鈕,汽車加油,等等。而要隔一張紙或衣物。沒有這些的時候用手背,手臂,手肘,或腿,都比用手指好,因爲手碰臉是接觸傳染的最後一步。在餐廳裡有太多機會去觸摸很多人碰過的東西。不只是進出開門關門,使用衛生間。坐下時移動一下桌椅,翻閲菜單,手放在桌面,帶走剩餘食物,簽帳…..等等,衣服也必定接觸到之前衆多客人和服務人員碰過的座椅。縱使整個餐廳裡沒有一個人咳嗽,危機四伏的感覺也時時存在。這時最怕的就是下意識的碰到很多地方,或用還來不及去洗的手碰了一下臉。所以必須全副注意力,戰戰競競。餐廳首要的事就是降低客人害怕會感染的風險。

空氣傳染是由包含病毒的氣溶膠粒子懸浮在空中,然後吸入身體呼吸系統。在醫院裏這是極大的威脅。空氣傳染的風險是和粒子密度和暴露時間成正比。一個醫生在病人張開口做檢驗時,完全暴露在巨大數量的病毒粒子之中。縱使全副武裝完全隔絕躲過了接觸傳染,N95口罩也可以讓高達百分之五的粒子進入呼吸系統。暴露時間越長,侵入的就越多。但是一般人不在醫院或擁擠的密閉空間裏,這個風險其實不大。最近日本鑽石公主郵輪和韓國大丘教堂的爆發,有人以爲主要是呼吸同樣的空氣所致。但專家們爲什麽不認同呢?因爲在這些密室內固然粒子容易聚集,但是教堂裏幾百或上千的人都接觸到門把,座椅,宣傳刊物,聖經..等等,大家還手連手禱告。郵輪上毛巾床單餐點衛生紙都是由船員送到門口。這些船員多人共睡一房無法隔離。多爲老年的客人隔離之前已經上下了多層的樓梯或電梯。他們能完全不用扶手,不碰電梯門、壁嗎?這些地方一定有密切接觸傳染。空氣傳染可能性雖然不能排除,粒子密度的條件比病房小得多。

預防接觸傳染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洗手,不接觸。預防空氣傳染則是口罩。但是因為粒子微小,只有N95以上才有保護效用。一般外科口罩最大的用處就是減少帶病毒者從口鼻噴放口沫,這個對減少接觸傳染非常重要。但對於健康者,保護功用主要是減少不經意自己摸臉的風險。但是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析研究發現,因爲不能戴緊,很多人會把手從旁邊伸入而不自知。最大的壞處是,會給人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容易鬆弛下來,忘記接觸傳染保護措施的警覺。利弊相消,這種口罩保護本人的效用很微小。N95不容易正確戴上,相關的醫護人員每年都要重新訓練,復習正確的使用方法。而且戴上後很快就會不舒服,忍受不了的人就只好拿下來,以致沒法推廣使用。所以除了在要照顧病人的情形外,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告的保護被傳染的方法裡,沒有口罩這一項。

搭乘飛機危險嗎?

很多人因為怕空氣傳染而不敢坐飛機。粒子懸浮的時間主要看終端速度(註1),就是不跌下來的最低速度。小粒子終端速度可以用密度和動力黏滯係數估算,例如水的終端速度比空氣小100倍,可以有很多懸浮粒子。空氣中PM10粒子(病菌)終端速度每秒約一釐米,PM2.5(病毒)約 0.1釐米,也就是說在一兩公尺內,大部分粒子在靜風時停留時間是幾分鐘到十分鐘。如果有上下對流,停留時間就可以延長。可是除非在密閉空間,對流越強粒子就越會被帶上高層。同時因為質量守恆會產生空氣平流,吹走粒子。所以要累積到讓新冠病毒傳染的密度很難。(但是達到傳染麻疹的密度則容易得多)。

註1:終端速度是指在大氣中物體因受重力影響而向地表降落,但又因空氣阻力作用而遲滯其下降速度,當此兩力平衡時物體將無法繼續加速而以一定速向下運動,此時之速度即為終端速度。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30898/

到亞洲很多地方會發現就是很新的大樓厠所也可能有一點臭氣,而在美國沒有。就是因爲在美國是每間有獨立的通風管和排放廢水管,而不是好幾間甚至全部大樓共用一個。氣溶膠感染最有名的例子是SARS在香港淘大花園公寓,一支貫通33層排廢水的水管漏氣,導致長時間上下散播病毒。除此之外,雖然有一些個案研究流感的報導,但一般場所的空氣傳染尚無足夠證據。這也就是爲什麽以前每年流感季節,公共場所裡看不見人戴N95口罩。長程飛行機艙內的狀況危險嗎?現代中央空調辦公大樓大概每小時空氣循環12次過濾。機艙每小時20次,用的是醫院規格的過濾器。機艙內的系統是分成多區,各區之間的空氣很少交流。所以一個麻疹病人會威脅全機,但是流感的危險通常只在前後三排。更重要的是,濾過的空氣和機艙外的新鮮空氣每次循環用各半的比例混合。所以舊空氣三分鐘以後過濾回來一半,六分鐘以後回來四分之一,九分鐘以後八分之一。以此類推,存留一小時的舊空氣只剩下(0.5)的二十次方,就是百萬分之一。因此空氣的淨潔度約99.98%,遠遠超過新式密閉空調的辦公大樓。所以除非不幸附近有人生病,你在長途飛行中被空氣傳染的機率比地上任何建築物都要小得多。但是,在機上接觸傳染的機會很大,所以要準備含60%酒精擦手紙和消毒擦桌面和座椅用紙,並且記得所有避免接觸要注意的事。

如果為防萬一準備了N95,在機場大廳或飛行中都不需要,不值得忍受戴上時的不舒服。在價格昂貴供應缺乏時,也是一種浪費。要用的時間第一是降落後等待走出飛機時,第二是很多人進入飛機後等待起飛前。擁擠的公共運輸車廂內也可以考慮戴N95。但是真正英雄有用武的可能非常有限,不如把物資供應較不足的N95留給在醫院裡救治病人的醫護人員。

餐廳應如何做好預防?

現在回來談餐廳怎麽應對目前的困難呢?我建議用含60%以上酒精的乾洗手液,放在所有出入門口,請所有的人(客人,員工)使用後才進入。爲了認真執行,還要用告示説明正確使用方法。就是要兩手安全都被乾洗手液擦濕後,手指、手掌、手掌背都要搓揉到,再全部蒸發乾淨才算完成。另外,不買有抗菌功能的較好。抗生素不能對付病毒。洗手間門口較好的做法是不放酒精的乾洗手液,而是用告示請大家用肥皂仔細洗手至少二十秒。如果進出的人都徹底洗手,我想一定會減少客人的擔心,鼓勵猶豫的人進來消費。

原文標題為:防病毒、民眾和餐館應該這樣做。刊載於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論壇名家觀點專欄。這原是張智北教授寫給舊金山灣區華人的文章。他經常關心台灣的公共衛生教育,曾於2016年擔任在臺北舉行的亞太經合會主辦的國際公共衛生論壇共同主席,並於2017年陪同奧巴馬總統任命的前任美國國家總醫生(Surgeon General)本傑明教授訪問成大和台大的公衛學院。標題和內容,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依照台灣情境做了修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