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刊載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552463

【投書原標題與原文】

進入防疫常態化階段,莫讓社交距離造成社會疏離!

陳奕曄(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祕書長)、王亮懿(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助理教授)、詹筱勻(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專員)

台灣抗疫成果佳,截至今日(5月7號)已連續25天沒有本土個案,陳時中指揮官也在4月30日宣布社交和場所限制將逐漸鬆綁,我國開始進入「防疫常態化」階段。

高齡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容易重症死亡。因此自三月起,各縣市陸續禁止長照機構探視親友,許多縣市政府暫時關閉關懷據點,社區老人共餐服務改成送餐或領餐,社區活動也多暫停。這些舉措雖可減少疫病傳染風險,但過多社交距離儼然造成社會疏離。

社區健康不是只有做好防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指在身體、心理與社會皆為良好的狀態。過去許多研究已證實老人保有社會活動與參與,能避免憂鬱、失智與失能。在此階段,我們應該推動各類社會活動的防疫適應作為。以社區高齡者為例,應避免其因缺乏參與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的機會,造成對健康衝擊。

適逢母親節,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衛促會)依與社區長期共事之經驗,建議規劃兼顧節慶凝聚社區情感需求、又符合防疫常態化的社區活動,除了基本防疫措施如量體溫、消毒、戴口罩、排隊距離、實名制外,應進一步思考:

1.人群分流,聚心不聚集:於報名時即進行人群分流報名,確保空氣流通;其次,規劃動線引導,維持安全的互動空間;

2.建立社區防疫風險溝通管道:要能長期抗疫,需有社區的風險溝通管道。透過社區活動籌辦,逐步建立社區各族群的風險溝通管道,傳播正確資訊與蒐集民情,如針對有使用line者建立群組。

3.防疫知識應融入社區生活:防疫是生活日常而非戰備工作,防疫知識要能融入社區日常行為,才有可能轉化成社區防疫行動之能量。如在母親節活動,設計防疫知識關卡與對母親的防疫告白卡片區。

全球疫情未見趨緩,面對新冠等新興傳染病,社區防疫應以社區為主體、融入社區日常活動中,本文拋磚引玉提出防疫常態化應有的思維,也附上防疫常態化的活動規劃案例,樂見台灣更多社區參考援引或實際操作。

#更多衛促會觀點: https://reurl.cc/9Ev35n
#支持衛促會做公衛: https://reurl.cc/d0nyxM

#加入粉絲團關注最新議題: https://www.facebook.com/phlibphlib/

************************************************************************

支持衛促會

支持衛促會網頁:https://reurl.cc/O10mA7

【捐款方式】

*定期定額

*信用卡授權定期定額捐款

*郵局委託轉帳捐款

【單筆捐款】

線上單筆捐款   進入後請點選【立即捐款】

郵政劃撥捐款 劃撥單下載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帳號:31569519

信用卡單筆捐款 授權書下載

現金單筆捐款銀行臨櫃/ATM轉帳捐款

銀行:華南商業銀行 東台南分行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帳號:642-10-021336-1

【捐款作業說明】

請填妥捐款資料後傳真至:(06)2756-882 或郵寄:704北區長榮路四段31巷23弄37-2號 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