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社論壇主題1】醫療市場化對家庭醫師制度之影響
簡介:
1970年代起,以英美為首,世界興起新自由主義的浪潮,私有化、去管制化、國家角色的弱化等等政策之下,社會福利制度逐漸瓦解。市場管理效率優於政府管理的意識形態籠罩全世界,紛紛冀望“自由市場"能解決資本國家經濟成長停滯的問題。
在此浪潮下,政府也不再是民眾服務的提供者,而是退至為服務發包者、評鑑者或監管者,醫療服務也是如此。台灣也無法例外,1980年代開始,醫療的相關政策越來越商品化、市場化,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市場機制下,逐漸以追逐利潤、累積資本為導向。
全民健保在此情境下,支出也從1995年開辦的兩千多億快速成長到目前的六千多億。為此,全民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也祭出各種節省支出的手段,其中包含2003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簡稱家醫計畫),期望基層診所的醫師能作為守門員(gatekeeper),投入健康促進及預防醫學,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和提升醫療品質。但此舉,能為翻轉醫療市場化帶來什麼可能?家醫計畫又如何受到醫療市場化的影響?政府的角色為何?
本論壇作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簡稱衛促會) 2011年至今,投入台社年會醫療市場化相關論述 的延續。從歷史及政經分析的視野,分析英國及台灣醫療市場化的動力來源,並探討家醫制度如何受到市場化的驅力所影響。
報告主題及報告人:
1.「研究醫療市場化應有的歷史、全球、與政治經濟的視野」/ 陳美霞(社團法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2.「英國家庭醫師制度發展及醫療市場化之影響」/ 陳怡君(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講師)
3.「台灣家庭醫師制度發展及醫療市場化之影響」/ 陳奕曄 (社團法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詹筱勻(社團法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4.「論人計酬對台灣家庭醫師制度之影響,一個實務工作者的觀察」 / 唐菁華(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台中技術學院講師、汝安醫管顧問公司執行長)
主持人:
許玫玲(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
鄭惠珠(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
曾家琳(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理事、臺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