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檳榔,人人聞之色變,但是大家可否知道,檳榔有它的歷史變遷。

過去檳榔被當作定情信物、蘇東坡的年代,檳榔也被作為除去瘴癘的日用品。

那麼檳榔又是怎麼變成我們現在的樣子呢?

翻閱檳榔的歷史,或許可以知道一些端倪

藉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介紹,讓我們了解檳榔的歷史吧

檳榔的歷史

國外嚼食檳榔的歷史背景

西元前約600年,一份梵文文稿中提到有關嚼食檳榔塊的事情。

西元前504年,斯里蘭卡一位公主將檳榔當作禮物贈送給她的護士。

西元916年,巴格達一位旅行者在日記中提到,嚼食檳榔塊在當時的阿拉伯南部沿海盛行,並且已經延伸到葉門及麥加。

西元1298年,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提到,印度人將一種叫做 ” tembul” 荖葉)的葉子放入口中嚼食,這種習慣在西元1200至1400年間還曾遍佈在尚吉巴海岸(非洲東岸的島嶼)。

西元1664年,荷蘭的文獻中記載,在麻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 對由印度進口的荖葉加以課稅,目的是要保護當地種植荖葉的農夫,而非要禁止嚼食檳榔塊的習慣。

西元1985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報告指出,到1979年全世界至少有二億嚼食檳榔塊的人口

中國大陸嚼食檳榔的歷史

一千多年前,南史卷十五記載,丹陽劉穆嗜吃檳榔塊,沒錢買時還向親戚討食,作官後常以檳榔待客。

後唐韓愈、北宋蘇東坡曾做詩讚美檳榔,南宋朱熹有每天嚼食的習慣。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檳榔塊收錄其中。

近年來中國大陸研究檳榔塊與口腔病變的論文中發現,嚼食檳榔較普遍的地區以海南島及湖南省為代表,且民眾嚼食檳榔塊的習慣似乎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台灣嚼食檳榔的歷史

數千年前的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排灣族、阿美族、魯凱族、雅美族及平埔族的文化傳統中,都有嚼食檳榔塊的例子。

排灣族母語稱檳榔為 ” sa wi gi ” 。

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入境隨俗,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

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塊,一直到台灣光復後檳榔才恢復種植

各國的檳榔嚼食法及添加物

印度地區

pan指有菸葉的檳榔塊 (Betel Quid with Tobacco)

將檳榔子(areca nut或areca catechu成熟褐色檳榔剝開後中間的果仁切塊)、菸葉、熟石灰(slaked lime, Ca(OH)2)放在一片荖葉(betel leaf)上,再加上各地方隨個人不同喜好的香料,如兒茶(catechu)、茴香(clove)等,用荖葉將所有添加物包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小可放入口內的三角形包。

pan masala

一種自1975年開始市售的產品,主要成分與 pan 相同,有含菸草與不含菸草兩種產品,市場佔有率各佔一半,販賣品以錫箔包裝成袋,較不容易腐壞。主要常見於城市地區,也有在歐洲、中東、美國、日本、澳洲及東南亞各地等十幾個國家銷售,每年約賣出5至6億袋。

mawa

用長寬約10公分的玻璃紙將約5-6克的檳榔子、約0.3克的菸草、幾滴熟石灰液包起來並用線綑綁成一個球狀,嚼食前用雙手搓揉玻璃紙圓球,然後打開玻璃紙圓球並挑出菸草葉子的葉脈,再取出圓球內混合物的一半份量直接放入嘴中食用,嚼食10-20分鐘,直到混合物全跑到下顎凹槽內。

高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及居住在馬來西亞

泰國及南非的印度人所嚼食的檳榔塊都類似印度地區的菸草檳榔塊

各國的檳榔嚼食法及添加物

泰國、紐幾內亞、馬來西亞

泰國

第一種:與印度的pan差不多,以新鮮或發酵的荖葉包裹檳榔子、石灰、菸草、兒茶而成。 第二種:在泰國北部,有一種嚼食發酵茶葉的習慣叫做Miang發酵處理過的茶葉變得酸澀,嚼食時加上鹽、薑、椰子或大蒜等配料。

紐幾內亞所嚼食的檳榔塊不加菸葉,但包含荖花(藤)(inflorescence of piper betel linn.)及荖葉,當地居民將熟石灰塗抹於頰黏膜,再將檳榔塊放入嘴內嚼食。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嚼食不加菸草的檳榔塊。

中國大陸的檳榔嚼食方式

海南島,嚼食者將檳榔子去皮切成薄片再塗上一點石灰後,用荖葉包裹起來嚼食。

湖南省,檳榔來源主要由海南島進口,這些檳榔在產地摘取後即水煮、烘乾,運到湖南後再加糖、水及酒醃10小時後,取出並將檳榔塊去核切成2或4小塊,單獨嚼食或加桂汁油(cassia oil)或糖石灰熬劑 (bittern) 一起嚼食。

台灣的檳榔嚼食方式

第一種:平地人最常吃的荖花(藤)檳榔塊,市售俗稱菁仔

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raw areca nut,俗稱菁仔)中間剖開後,夾入切塊的荖花(藤),然後加入熟石灰及特殊香料配成的紅灰,稱為「荖花(藤)檳榔塊」。

第二種:以塗石灰於葉面上的荖葉包裹整顆新鮮的檳榔子,市售俗稱「包葉檳榔塊」。這種檳榔塊原來以原住民嚼食者最多,但近來平地民眾有不少人改吃包葉檳榔塊。

第三種:硬荖藤檳榔塊

以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中間剖開塗抹白灰後再加入切塊的硬荖藤(stem of piper betle linn.),嚼食此檳榔塊者大都是原住民自行栽種及製作,並沒有在市面上販售,嚼食者以排灣族及蘭嶼的雅美族居多。

參考網址: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id=1706&chk=bcaa93af-125c-44c8-a649-ae7bcf1e920d&param=pn%3D412%26cid%3D3%26cchk%3D46552e96-810a-42c3-83e1-bd5e42344633

圖片引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