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幸達 /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

雖然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簡稱COP28),才剛落幕,但要落實目標,其艱難工作才真正要開始。

全球各國每年必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一直以來都在關心全球暖化所衍生的問題,這議會自從1995年德國柏林會議以來,除了原訂2020那年COP26,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一年開議外,時至今年的COP28在杜拜舉行,規模卻是COP27的兩倍,舉辦經費亦創下自1995年德國柏林COP1以來新高,COP28也是繼2015法國巴黎COP21以來,最重要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可見舉辦方及世界各國對解決問題的重視。

這次的COP28,歷經兩週時間,終於在眾人期盼下,達成三項未來目標,分別為「198國承諾化石染料轉型」、「2030年前大幅減少甲烷排放」以及「2030年再生能源容量增為3倍」,對於一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ECD)的主辦方,願意就自己賴以生存的石化燃料部分,達成未來「化石燃料轉型」的解決共識,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此次聯合國氣候峰會,有多項是首次納入討論與決議,讓人耳目一新,其中的一項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會議上提出「氣候與健康宣言」,把人類健康放入氣候行動核心,並加速醫療衛生系統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並已獲得超過125個國家簽署,這是將健康議題與氣候變遷,一同受到關心而重視的歷史性一刻。

近世代由於碳排效應,氣溫異常高熱,例如今年7月,全球均溫首次飆破17度,最高飆到17.2度,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天,一下子就讓2015年「巴黎協定」預定2030年前攝氏1.5度的目標面臨嚴峻考驗。氣溫飆升結果,將使得地表生態與生物健康面臨浩劫,例如高溫、野火、洪水、糧食短缺及人類急、慢性病惡化、傳染病快速蔓延等災難。環顧近年北極大冰山快速溶解、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海島型國家快被滅頂(如吐瓦魯、帛琉…),其狀況岌岌可危,亞馬遜雨林、西伯利亞及加拿大森林大火,造成「熱蓋效應」,而全球熱傷害急遽升高。單單台灣在2023年6月熱傷害通報人數就比2022年6月,多出280人,高出近一倍之多。

根據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對於開發中國家或勞工階層所造成的「暴露不平等」尤其嚴重,這兩者往往容易受到已開發國家的過度消耗能源或污染而影響,顯著的會造成自然生態破壞、工作機會與工作時數減少及健康危害,其傷害程度往往高過已開發國家及白領階級本身,因此各國對受害國家應提供實質經濟、健康的支援補償與保護。

註:原文刊登於藥師周刊電子報第2349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